針織布活性數碼印花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其實不是在印花上,而是在預縮定型處理上。做好了這一步,后面也就相對容易了。
與梭織布相比,針織布織造較為松散,織物容易變形和緯斜,往往有印著印著緯斜越來越嚴重,或者面料寬度越來越小等情況發生,造成了嚴重的質量問題。松散的面料特性給針織布創造了獨特的風格,但是在面料處理上增加了難度。
針織布活性數碼印花前處理,最關鍵的一點就是把面料盡最大能力做到接近梭織布那樣服帖平整。怎么樣算到前處理做到位呢?
針織布從面料公司采購來后到可以真正打印之前有幾個步驟:通開-->漂煉-->預縮-->定型-->上漿。
從針織布買來時,面料是桶狀的,需要用剖幅機把面料通開。裁布時要放置24小時松布,在這個過程中,剪開時要一邊剪一邊兩邊的毛邊梳開。
漂煉是指在針織布面料上的一些雜志在溫度和化合物的作用下發生物理和化合作用而被全部或部分出去。
接下來是比較關鍵的一步,預縮定型。往往和梭織面料相比,活性針織布數碼印花在這一步上尤其關鍵。這時要注意的是控制克重、上漿定型時要把兩邊的毛邊壓平,這樣打印時不容易擦到噴頭。針織布的確比較難控制,特別是棉類,人棉類還要考慮面料回潮,克重也會增長不少。
一般要求收縮效應達到經緯向縮水率都低于3%,除了獲得穩定的外形尺寸外,預縮還可改善織物的手感和目感,使面料達到一定的重量和硬挺度要求。
尤其是棉、麻、蠶絲及粘膠等纖維素纖維的面料,這類吸濕性大,纖維易發生溶脹使纖維長度縮短,進而影響以其為原料的面料及其混紡織物的尺寸穩定性。預縮水是針織布數碼印花前處理中非常關鍵也是難度比較大的一環。
上漿之后針織布數碼印花和梭織布的數碼印花工藝基本類同,由于市場上針織布數碼印花普遍流行度不夠,技術有難點,筆者能收集到的也只有這么多,僅供各位參考。(http://www.cijlzwpb.buzz)